韶光碧和流金绘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443)
艾 慧
韶光碧和流金绘,清风柳应吴带摇。
万紫千红馨若幻,百鸟竞鸣脆遥迢。
最是润美春乡浴,如醉妙境闲作桥。
2024.04.16
这首吕国英先生的哲诗意境优美且蕴含哲理,其精妙之处在于将艺术哲思与自然意象熔铸为三重境界,最终凝练成“闲作桥”这一超越性精神符号。
艺术之境(形美)
“韶光碧和流金绘”:开篇即以“绘”字点题,将春光比作流动的金碧画卷,色彩明丽,光华流转。
“清风柳应吴带摇”:巧妙化用“吴带当风”画典,赋予清风柳枝以飘逸灵动的艺术神韵,自然与艺术浑然一体。
感官之境(韵幻)
“万紫千红馨若幻,百鸟竞鸣脆遥迢”:极写春之绚烂(万紫千红)与生机(百鸟竞鸣),却以“馨若幻”、“脆遥迢”点睛。花香似真似幻,鸟鸣清脆悠远,暗示感官体验的沉醉与短暂,暗含对表象世界的哲思。
哲悟之境(神逸)
“最是润美春乡浴,如醉妙境闲作桥”:此为诗眼。“春乡浴”喻全身心沉浸于自然之美;“如醉”形容物我两忘的陶醉状态。
“闲作桥”三字尤妙: “闲”是超然心境,“作桥”是主动构建。此句揭示:唯有以自在无碍、超脱功利之心(闲),方能架起沟通有限感官(美境)与无限精神(妙境/悟境)的桥梁。这“桥”非实体,而是主体澄明心境所达成的超越与升华。
吕国英此诗,非止于摹写春光。它以画家的眼捕捉色彩与动态(流金绘、吴带摇),以哲人的心品味感官的虚幻(若幻、遥迢),最终归于精神层面的领悟——唯有“闲”适超然的心境,才是通往永恒“妙境”、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津梁(桥)。 全诗意境空灵悠远,语言凝练优美,于绚烂春景中寄寓深邃的生命哲思,确为“哲诗”佳作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