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生系数命财证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387)
艾 慧
浮生系数命财证,劳命搏财藉证行。
命魂财核证牢变,财盈证随命和灵。
尽财穷证润命续,命携证财久愈赢。
2022.11.09
数字牢笼与灵性破牢
——吕国英《浮生系数命财证》的现代生存寓言
吕国英先生以“命、财、证”三字为手术刀,在《浮生系数命财证》中精准剖开现代人的生存困局,更以哲思之光刺破数据时代的生存迷雾,构建出一则冷峻深刻的精神寓言。
首联“浮生系数命财证,劳命搏财藉证行”,开篇即掷出生存的残酷方程式。“系(拴、绑,拘囚)”“数(数目、数据)”二字如冰冷锁链——生命被数字化编码,沦为数据洪流中的符号;“劳命搏财”则勾勒出西西弗斯式的宿命循环:我们押上血肉之躯搏取财富,而那张张“苟活之证”(学历证、资格证、通行证…)竟成为这场搏杀的唯一通行券。证件在此已异化为数字牢笼的栅栏,无证者寸步难行,持证者亦不过是戴着镣铐起舞。
颔联“命魂财核证牢变,财盈证随命和灵” 直指三元关系的本质矛盾。诗人以“命魂”确立生命的精神主体性,以“财核”点明物质基础的必要性,而“证牢”二字如警钟长鸣——证件本应是工具,却常异化为囚禁灵魂的牢狱。更深刻的是“变”字的哲思:证牢非铁板一块,其可变性正暗藏破局之机。后句“财盈证随命和灵”则如禅宗公案:当财富堆叠、证件累积,若缺失了生命与灵性的应和(“和灵”),物质丰盈反成精神枷锁,人终将在证件的迷宫中失魂落魄。
尾联“尽财穷证润命续,命携证财久愈赢”,笔锋陡转,劈开一条超脱之路。“尽财穷证”绝非挥霍,而是以破釜沉舟之姿将物质与工具复归于生命本体——耗尽财富只为滋润生命根基(“润命续”),穷尽证件但求挣脱体制桎梏。最终抵达“命携证财久愈赢”的化境:当生命重新成为主体,证件与财富便从枷锁蜕变为仆从。此“赢”非世俗胜负,而是灵性主导下“久愈”的永恒和谐——恰如庄周“物物而不物于物”的当代回响。
吕国英此诗,是刺向数字时代的一柄思想匕首。它撕开“数据理性”的温情面纱,暴露出生命被计量、被规训的荒诞本质。但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不止于批判:“命魂”的烛照与“和灵”的召唤,如暗夜中的北斗,指示着破牢之径——唯有唤醒灵性自觉,方能在证件的牢笼与财富的迷宫中,重获生命本真的逍遥。这六行短诗,遂成一部现代人精神突围的启示录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十余部、艺术评论上百篇,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