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宗方济各离世,终年88岁。(路透社资料图片)
梵蒂冈周一(4月21日)公布教宗方济各死因证明。教皇方济各”因中风和心脏衰竭辞世,教廷并公布教皇遗嘱,希望安葬在罗马的圣母大殿。教皇辞世引发世界哀悼浪潮,各国领袖纷纷致哀,马克龙盛赞方济各“虚怀若今夜,总是站在最弱势者一方”,川普下令降半旗。首位出身拉美的教宗方济各,2013年以黑马之姿上任,他积极提升天主教女性地位,对同性恋持较宽容立场,关怀贫苦移民、反战、热衷环保、作风亲民,使他成为继若望保禄二世后,另一位高人气教宗。
教宗方济各离世,终年88岁。(路透社)
据梵蒂冈发布的官方死亡证明,教皇方济各”因突发脑血管意外(中风)而陷入昏迷”,随后出现不可逆的心血管衰竭,最终不幸于复活节次日辞世,享年88岁。这份由梵蒂冈卫生主管安德里亚·阿坎杰利(Andrea Arcangeli)教授签署的死亡证明明确写道:“死亡通过心电监测记录确证。”
教廷同时公开方济各在2022年6月29日的最后遗嘱,方济各表明希望安葬在意大利罗马的圣母大殿,坟墓应建于地下、简单、不做任何特别装饰,并要求刻上他的拉丁文教皇名字。
教宗的辞世引发全球震动,不仅因其在宗教上的影响力,也因他在全球倡导社会正义、跨宗教对话与和平共处的努力。
全球多国有信众悼念方济各,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,信众出席祈祷仪式后离开。(路透社)
今夜,巴黎铁塔熄灯,向教宗致以最后敬意
法国政界领袖、宗教代表及天主教团体周一(4月21日)一致缅怀教宗方济各,马克宏是最早表达哀悼的国家元首之一,他盛赞方济各「虚怀若谷,总是站在最弱势者一方」。内政部长、主管宗教事务的勒泰约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:”教皇对贫者始终如一的关怀,将成为他任内最光辉、令人铭记的一页。”总理贝鲁则称盛赞教皇方济各推动了教会“历史性的转变”,是一位促成变革的“历史性人物”。
法国主教团会议(CEF)强调:「教宗方济各倡导全人类坚信手足情谊的价值,特别强调宗教间对话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,他始终将「贫困者的需求」置于优先地位。
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于周一晚间将举行追思弥撒,多位政要出席。周一夜晚,”象征光与希望”的艾菲尔铁塔将熄灯,以沉寂静默,向教皇方济各致以最后的敬意。
全球领袖纷纷致哀教宗方济各辞世引发世界哀悼浪潮
教宗方济各辞世震动全球,各国政要纷纷表达沉痛哀悼,称颂他谦逊的品格、对弱势群体的关怀,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。这位深受敬重的精神领袖离世,不仅是天主教界的巨大损失,也引发全球政界、宗教界与民间社会广泛的情感共鸣。
美国白宫在社群平台X发布简短却感人的文字:「息止安所,教宗方济各。」贴文同时附上美国总统川普与副总统JD万斯分别与教宗的合影,以示缅怀。
川普也在社群平台「真实平台」(Truth Social)发文表示:「教宗方济各安息吧!愿上主保佑他以及所有深爱他的人。」副总统万斯则提到,他在复活节期间刚与教宗会面,未料不久即传来噩耗。他说:“我向全球数以百万计深爱他、追随他的基督徒表达最深切的慰问。”
川普并宣布,即日起至教宗安葬当天日落,全美公共建筑、军事基地及驻外使馆将降半旗。
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与王后卡米拉发表声明,对教皇展现的「同情心」及对信徒的「无私奉献」表达深深敬意。
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称,教宗「以谦卑与对弱势群体的真挚爱心,激励了亿万民众,其影响力早已超越天主教会」。
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称,方济各将其一生奉献给对社会底层群体,他将「永远铭刻在人类记忆中」。
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表示:“教宗方济各回到了天父的家。这是一个令人深感悲伤的时刻,世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伟人。”
教宗的离世在穆斯林世界也引发悼念: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:“这是令人痛心的消息。我谨代表伊朗政府,向全球所有基督徒表达哀悼。”
以色列总统赫佐格则称赞教皇“信仰坚定、满怀慈悲,一生致力于帮助贫困者,并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不懈倡导和平。”
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表示,总统普丁已向梵蒂冈致哀,并肯定教宗「在任内积极推动俄罗斯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的对话与合作」。
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社交媒体写道:“我们与天主教徒及全球所有基督徒同感哀痛。”
在亚洲,台湾总统府发言人指出,总统赖清德获悉教宗逝世消息后“深感哀悼不舍”,并代表台湾政府与人民向教廷表达最诚挚的哀悼与慰问。她强调,台湾将继续深化与梵蒂冈在「人道关怀等领域」的合作与邦谊。
身为佛教界领袖的达赖喇嘛,也对教宗表达最高敬意。他在印度达兰萨拉的住处发布声明指出:「教宗方济各以其一生服务他人,以实际行动诠释何谓简单却充实的人生。」他表示,达兰萨拉主要西藏寺庙将特别为教宗举行追思法会,并献上佛教祈祷与经文以表达哀思。
正如达赖喇嘛所言:“我们向他致敬最好的方式,是成为心怀慈悲的人,并在各自所在之地,以自身所能,为他人服务。”
天主教香港教区为离世的教宗方济各设吊唁册,主教周守仁枢机等到场签署,亦有教徒到教堂悼念。
澳门教区就赞扬方济各播种希望,关怀弱小。
教宗方济各出身拉美天主教首位 不畏政治标签针砭时事力倡和平
回顾一生“功过争议” 不畏政治标签针砭时事力倡和平
首位出身拉美的教宗方济各,2013年以黑马之姿上任,他积极提升天主教女性地位,对同性恋持较宽容立场,关怀贫苦移民、反战、热衷环保、作风亲民,使他成为继若望保禄二世后,另一位高人气教宗。
尽管充满争议,2025年4月21日辞世的教宗方济各以「简朴、怜悯、进取」的姿态,挑战着这个时代的教会与信仰现状。
1936年12月17日,豪尔赫·马里奥·贝尔戈里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,是五个孩子中的长子。他于1969年成为耶稣会神父,后来在阿根廷军政府统治期间担任该国耶稣会领导人。 1998年,他被任命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,并在2001年由教宗若望·保禄二世册封为枢机主教。 2013年3月13日,他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266任教宗。
方济各创造了多个「第一」:他是第一位来自美洲的教宗,第一位耶稣会士教宗,也是第一位选择「方济各」这一教宗名号者,以致敬亚西西的圣方济各。他也是第一位访问伊拉克的教宗,并在2021年与该国什叶派最高宗教领袖会面。
他以谦卑和简朴著称:在阿根廷,他搭公交车、自己做饭、频繁走访贫民窟;成为教宗后,他依旧穿旧鞋、不讲排场,以身作则提倡教会节俭风尚。
移民议题是方济各的重要关注点。他曾前往兰佩杜萨慰问新抵达的移民,也曾在美墨边境为移民祈祷。在希腊莱斯沃斯,他将12名叙利亚难民带回罗马。他多次公开谴责对移民的冷漠态度,甚至批评筑墙阻挡移民的政治行为「并非基督徒的表现」。
在性少数群体方面,方济各展现出教会少有的宽容。他曾说:「我是谁,能加以评断?」2023年,他表示同性恋不是犯罪,并批准为同性伴侣祝福,只要不模仿婚礼仪式即可。
作为第一位在教义文件中引用科学数据的教宗,他在《愿你受赞颂》中强烈批判全球经济的不公,倡导以信仰推动环保变革,将对大地的关怀提升为信仰实践的一部分。他呼吁进行文化革命,以纠正他所称的「结构性邪恶」的全球经济体系,避免让地球继续变成「一堆巨大的垃圾」。不过,在他之前已有多位教宗也曾呼吁更好地保护环境。
他任期内也遭遇性侵丑闻的风暴。 2018年,他最初误信了一名受指控的智利主教,引发舆论反弹。他此后道歉,召集智利主教团请辞,并推动教会改革,打破沉默文化,制定调查制度。但他仍因在个别案件中未站在受害者一边而受到批评。
方济各的改革触动了一些保守派的神经。部分人对他允许离婚再婚者领圣体感到愤怒,甚至指责他为异端。 2018年,教廷前驻美大使维加诺公开指控他对性侵丑闻视而不见,并要求他辞职。
教宗方济各复活节周日在圣彼得广场阳台发表演说(路透社)
教宗生命最后仍坚守岗位
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(Pope Francis)2月因双侧肺炎住院5周多后,医师告诉他需要休养2个月,但这位全球约14亿名天主教徒的领袖仍坚守岗位,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。
本月20日复活节当天,方济各乘坐白色教宗座驾进入圣伯多禄广场(St. Peter’s Square),向欢呼的群众致意,这是他自2月以来首次长时间公开露面,未料隔天传出与世长辞,享寿88岁。
教宗还在当天接见外国领袖,欢迎美国副总统范斯(JD Vance)到他的寓所短暂会晤,这是他自3月23日出院以来第2次与外国领袖会面。
范斯在社群平台X上写道:「我很高兴昨天见到他,不过他显然病得很重。愿安息主怀。」
克罗埃西亚总理普兰科维奇(Andrej Plenkovic)与家人也曾在当天与教宗短暂会面。普兰科维奇今天在声明中说:「会面时刻很短暂,但令人深受感动,这是一场蕴含仁慈、微笑和祝福的会晤。」
对于久病后正处恢复期的人而言,教宗实为鞠躬尽瘁。
与教宗关系密切的梵蒂冈高层官员切尔尼(Michael Czerny)枢机主教表示,他不认为教宗是不负责任地强迫自己,而是需要适时走动。
切尔尼说:「绝对的休息不等于治愈。他在休养和履行罗马主教职责之间取得平衡。」
切尔尼表示,教宗致力于领导全世界的天主教徒。
教宗传记作者伊凡里(Austen Ivereigh)说,教宗「认真听取医嘱,但他优先考量仍是临在的使命」,并说教宗是「时间管理大师」。
伊凡里说:「他确保我们在复活节期间有教宗的临在,坚持履行他的使命直到最后一刻。」
教宗住院期间曾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,医师后来表示他一度病危。梵蒂冈今天晚间表示,教宗因中风和随后不可逆的心脏衰竭去世。
梵蒂冈先前表示,教宗自出院后就接受护理师24小时照护。教宗在夜间透过鼻子下方的小管吸氧,白天则是有必要时才吸氧。
教宗在20日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时,只说了几句话,用沙哑的声音向聚集圣伯多禄广场的约3万5000名民众祝福复活节快乐。
在由助手宣读的传统复活节文告中,教宗再度呼吁加萨走廊(Gaza Strip)停火,称当地人道主义局势极其恶劣,并呼吁巴勒斯坦武装团体「哈玛斯」(Hamas)释放剩余人质,同时谴责全世界「令人担忧」的反犹太主义趋势。
加萨教区神父罗马内利(Gabriel Romanelli)告诉「梵蒂冈新闻」(Vatican News):「19日晚上,也就是复活前夕守夜礼开始前不久,教宗最后一次打电话给我们,当时我们正在诵念玫瑰经。他告诉我们,他持续为我们祈祷,他祝福我们,还感谢我们为他祈祷。 」
意大利家庭事务部长罗切拉(Eugenia Roccella)表示,教宗奉献了一切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