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我们正青春:从水泥熔炉到文旅星辰的蜕变
  • 2025-10-15 12:03:25
  • 作者:李凌 王龙德
  •    

中华新闻通讯社/中华时报 10 月 15日讯(记者 李凌 王龙德 )当老挝5000基普纸币上的万荣水泥厂,从工业时代的“热血图腾”渐渐晕染成记忆里的温暖底色,南松河畔的万荣旅游经济产业示范区,正以塔吊为笔、钢筋为墨,在青山碧水间书写着老挝文旅的青春狂想曲——老挝文旅集团的成长史诗,便在这场“从钢火铿锵到山水和弦”的蜕变中,成为中老携手逐梦的时代注脚。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产业更迭,而是一个国家以青春为刃,在时代浪潮里劈开的绿色新生之路,每一寸前行,都滚烫着“致敬往昔、奔赴山海”的赤子热忱。

图片6.jpg 

青春的孤勇:在时代洪流中斩断退路

青春的脉搏,从来是敢向绝境要生机的决绝。1994年,中国援建的万荣水泥厂投产时,老挝人眼中的光,比南松河的浪花更耀眼。“金牛”牌水泥一铲一铲,筑起了老挝第一条现代化公路的筋骨,撑起了第一座标准厂房的脊梁,让这个国家在工业领域第一次挺直了腰杆。近三十年风雨,水泥厂是老挝工业的“拓荒者”,陪着国家从农耕文明的土壤里,硬生生凿出工业发展的沟渠。可市场的飓风从不会偏袒谁,高耗能的生产模式成了生态桎梏,持续的亏损将它推到了“不转身即沉沦”的悬崖边。

图片7.jpg 

2021年,中老铁路的汽笛划破山谷,似一道光,把万荣的喀斯特峰林、南松河的柔波,送到了全球游客的视野里。这座小城一夜之间成了旅游热土,山水间涌满了探索的脚步。彼时名为“老挝水泥公众公司”的他们,望着厂区外如织的游人,听见了命运的叩问——放下那些冰冷的水泥设备吗?让180公顷的土地,生长出能让世界痴醉的绿色老挝风情。这份“亲手颠覆过往荣光,只为拥抱生态星光”的孤勇,不正是青春最耀眼的勋章吗?


青春的底气:在建设热潮中浇筑绿色梦想

2023年10月30日,“老挝水泥公众公司”正式更名为“老挝文旅集团”。更名的那一刻,万荣的风都裹挟着新生的气息。在中老铁路的辐射网中,曾经的水泥生产线旧址,正上演着“工业记忆与绿色建设共生”的传奇:

图片8.jpg 

- 部分厂房被精心保留,正蜕变为老挝工业遗址博物馆。老设备上的斑驳锈迹,是时光的年轮;老照片里的灿烂笑靥,是中老情谊的见证,未来游客踏入其中,便能触摸到这片土地从工业到生态的转型脉络;

- 东南亚风情的度假酒店以“低碳”为核心设计,特色美食街优先选用本地有机食材,免税商业中心采用节能建材,“住、食、购”的链条环环相扣,将铁路带来的客流预期,转化为绿色可持续的建设动能;

- 澜沧王国的古城风貌图纸融入生态理念,傣泰风格的建筑与周边植被自然相融,热带植物园的规划以“保护本土物种”为核心,民族歌舞剧院采用自然采光设计,未来每一位游客都能沉浸式沉醉于“人文与生态共生”的老挝秘境;

- 国家植物园的选址避开生态敏感区,VR非遗体验减少实体场馆能耗,AR历史导览降低纸质宣传依赖,科技的赋能让绿色与智慧,成为示范区最鲜明的标识。

如今的老挝文旅集团,旅游开发、文化演艺、地产运营、数字科技四大板块同步推进,从“专注水泥生产的匠人”,转型为“构建绿色文旅生态的造梦者”。这般火热的绿色建设场景,便是它敢立“老挝文旅新标杆”flag的底气。

图片9.jpg

 

青春的担当:在赋能时代中践行绿色价值

老挝文旅集团的青春,从不是独自闪耀的烟火,而是要照亮整片夜空的星河。在文化传承与国际合作的赛道上,他们的行动更显赤诚与远见。为了让老挝的文化根脉与生态智慧跨越国界,集团历时一年多,与云南电视台深度携手,共同拍摄大型人文记录电影《东方的河》。镜头沿着湄公河蜿蜒的河道缓缓铺展,将焦点对准了世代与象共生的养象人族群——那些流传百年的驯象技艺、与象群朝夕相伴的生存智慧,以及老一代养象人对传统的坚守与新生代面临的传承困境,都被一帧帧细腻捕捉。

影片的高潮处,藏着最动人的隐喻:养象人强忍不舍松开牵引绳,看着陪伴多年的大象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山林,背影渐渐融入湄公河畔的绿意里。这一幕与老挝文旅集团的转型何其相似——大象告别驯养回归自然,是对生命本真与生态平衡的尊重;水泥厂房褪去工业外衣转型文旅,是对土地价值从工业开发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塑,二者都是“挣脱生态束缚、奔赴更适合的未来”,是属于这片土地的“青春觉醒”。这不仅是“人与动物和谐共生”的生动诠释,更让世界透过光影,读懂老挝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绿色新生的追求。

此外,团队还踏遍老挝的山川村落,将老挝各民族濒临失传的民间故事、传统技艺,编排成沉浸式演艺,打造为可参与的非遗工坊;借着《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(2024-2028年)》的东风,以示范区为支点,联动中老企业开发“生态跨境旅游线路”,在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上牵头成立“绿色文旅创新联盟”,更依托《东方的河》的传播效应,推动中老两国在亚洲象保护、传统技艺绿色传承等领域的深度协作,誓要让区域内的文旅资源与生态价值,在合作共赢中绽放更夺目的光彩。

图片10.jpg 


从水泥熔炉的炽热,到文旅工地的绿色繁忙,再到记录电影里大象归林的隐喻,老挝文旅集团的蜕变,让我们读懂:青春从不是年龄的标尺,而是“敢将过往归零再出发”的勇气,“能把蓝图砌成绿色现实”的底气,和“愿为生态未来铺就坦途”的担当。如今,万荣旅游经济产业示范区一期正加紧绿色建设,塔吊的轰鸣是青春的鼓点,钢筋的延展是绿色梦想的轮廓,《东方的河》里那道大象走向山林的背影,正与转型中的文旅集团并肩,朝着“让世界沦陷于万荣绿色之美”的愿景坚定前行。未来的精彩,且让我们共同期待。
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