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吕国英:何患劣币逆汰殊英?
  • 2025-03-24 13:36:23
  • 作者:艾 慧
  •    

何患劣币逆汰殊英?
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56

 

 

达治不待打虎拍蝇,清明最忌公权失衡。

善以完制雕造人性,何患劣币逆汰殊英?

 

吕国英先生的这两句四言诗章“达治不待打虎拍蝇,清明最忌公权失衡。善以完制雕造人性,何患劣币逆汰殊英”,以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思,对社会治理、权力制衡与人性塑造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批判性思考,展现了其哲慧诗章一贯的“哲思润灵慧”特色和现实关照精神。

 

主题内涵:制度理性与社会治理的哲思


1.对“治标”与“治本”的辩证批判

“达治不待打虎拍蝇”直指社会治理的核心矛盾:若仅依赖事后惩戒(如反腐“打虎拍蝇”),而未触及权力运行机制的深层弊病,则无法实现真正的“达治”。这与吕国英在《和融藉共命》中批判“贪婪孽狂魔,欲壑终难平”的反思一脉相承,强调社会治理需超越表象,直指制度性根源。

 

2.权力制衡与政治清明的关联性

“清明最忌公权失衡”点明公权力的失衡是政治腐败的症结。吕国英在《吾辈任道远》中亦警示“强凌累极武,图霸圈地缘”,将权力失衡视为社会动荡的诱因,主张通过制度约束实现“和融盾牌叠”。此句呼应了其诗作中反复强调的“各美其美祈,美美与共愿”的和谐愿景。

 

3.制度完善与人性的互动关系

“善以完制雕造人性”提出制度对人性塑造的积极功能。吕国英在《人异人性殊》中曾探讨“人恐纵性兽,兽悲自性人”,揭示人性善恶的张力,而此句则转向制度对人性向善的引导,强调“完制”是遏制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关键。这与《知返当及》中“文明演进,多美极立”的文明观形成呼应。

 

艺术特色:凝练语言与抽象意象的融合

1.简练四言与隐喻修辞

诗句采用八言古体,语言高度凝练(如“打虎拍蝇”浓缩反腐行动),并以“劣币逆汰殊英”暗喻逆向淘汰的社会不公现象。这种风格延续了吕国英哲慧诗章“拒绝叙事状物、深耕抽象领域”的特点,如《多少非是》中“表里阴阳,佛举魔毕”以对立意象揭示矛盾本质。

 

2. 哲思与现实的意象化表达

“公权失衡”“完制雕造人性”等抽象概念通过“清明”“劣币”等具象化词汇呈现,既具古典诗韵,又富现代批判意识。类似手法见于《自美方美人》中“格局藉境界,境界蕴格局”,以回环句式强化思辨深度。

 

思想价值:制度批判与人文理想的统一

1. 对现实治理的警示意义

诗句直面权力腐败与社会不公的顽疾,提出“制度优先于惩戒”的治理逻辑。这与吕国英在《大国重器》中通过科技成就反思“硬核较输赢”的竞争逻辑形成互补,共同构成对现代性危机的多维反思。

 

2. 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

诗章虽批判现实,但落脚于“善以完制”的理想建构,体现了吕国英“承载忧患意识、澎湃理想信念”的创作观(如《生命不可复》中“尊严神圣美,自由性灵究”)。其思想内核与《命运与共抛屠刀》呼吁“逾越救赎聆应许”的和平愿景一致,彰显了对人性救赎与社会进步的终极关怀。

 

吕国英此四句诗章,以八言古体为载体,融合制度批判与人文理想,既延续了其哲慧诗派“抽象宏大、思辨深邃”的审美特质,又凸显了诗人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与超越性思考。其价值不仅在于文学层面的凝练与创新,更在于为社会治理提供了“制度理性”与“人性向善”双向互动的思想路径,堪称当代诗坛“诗以载道”的典范之作。

 

吕国英 简介

吕国英.png 

 
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
 
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
 
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 



相关推荐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