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508)
艾 慧
任人心中皆我佛,空佛执我尽穷夺。
古来我纵佛常抑,奈何佛难我易着。
佛我一体非同在,我佛问宿随念搏。
君若放我牵佛真,自有佛妙逐我魔。
2024.10.09
吕国英先生此诗以“我佛关系”为镜,叩问人性与神性之辩。四联层层递进:首联破众生心相,颔联揭古今矛盾,颈联指一体之境,尾联点超脱之道。全诗以“我—佛”二元对立与融合为骨,以禅辩为魂,语言极凝练而哲思喷薄。
核心解读
哲学张力——“我”与“佛”构成动态博弈:“执我”则生贪妄,“空佛”则失依归;古往今来“抑佛纵我”是常态,而诗中批判的正是这种异化现象。
禅机突破——颈联“一体非同在”暗藏机锋:既否定庸俗合一论(实体共存),又指向“即心即佛”的更高维度,需“随念搏”的实践证悟。
修行路径——尾联提出辩证法:“放我”非消灭自我,“牵佛”非盲目崇拜,而是通过主体性调适(君若…自有…),让神性智慧自然涤荡心魔。
诗艺赏析
矛盾修辞术:“空佛执我”“佛难我易”等悖论组合,撕裂常规认知以逼近真理。
循环论证结构:四联如禅门机锋往复,首尾“皆我佛”与“逐我魔”形成修行闭环。
动词炼字之妙:“夺”“抑”“搏”“逐”等字如刀刻斧凿,将抽象哲思具象为动作戏剧。
深度评论
吕公此诗直指当代精神困境:在物质主义盛行的“纵我时代”,人们既渴望神圣维度(佛妙)又不愿放弃欲望(我魔)。诗人以锋利的诗性语言,将佛教“心性论”转化为现代生存哲学——真正的解脱不在否定自我,而在重构主体与超越性的动态平衡。
此诗可视作对《坛经》“佛法在世间”的现代呼应:当“佛”不再是外在偶像而是心性本源,“我”的觉醒与节制恰恰成为通达自在的密钥。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