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吕国英:闲鱼戏上钩
  • 2025-09-11 10:52:36
  • 作者:艾 慧
  •    

闲鱼戏上钩
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547

 

帝园新雨后,天气早来秋。

翠鸟啼声远,幽径碧香透。

湖光和妙色,鸳鸯荡轻舟。

随与钓翁笑,闲鱼戏上钩。

2023.08.20

心驻帝园,秋波不惊

——吕国英哲诗《闲鱼戏上钩》中的物我之境

吕国英先生的这首五言诗,写于2023年新秋时节,以四十字勾勒出一幅动静相生的帝园秋景图。诗中无艰深语,无斧凿痕,却于质朴清丽的笔触间,透出禅意与哲思。读此诗,仿佛跟随一位隐士的步履,步入一方雨后帝园,心驻其间,秋波不惊。

帝园新雨后,天气早来秋”,起笔以白描定调。雨洗尘寰,秋气初透,既点明时序更迭的必然,又暗喻心境澄明的新境。一个“早”字,不着悲秋之色,反见静观之趣,已显诗人超然物外的观照姿态。

翠鸟啼声远,幽径碧香透”,以通感之法织就声色交响。鸟鸣穿透空寂,碧香沁入幽径,视觉与听觉在虚实间交融。翠鸟未必真远,实因心境空灵而觉天地辽阔;碧香何以能透?皆因雨涤万物而显生命本真。诗人以笔为篙,轻点这湖光秋色,漾开的不是水波,而是层层心波。

颈联转写“湖光和妙色,鸳鸯荡轻舟”。“和”字极妙,光色相融处,正是自然之大美无言;“荡”字亦精,扁舟自横时,恰见众生之悠然自得。鸳鸯戏水本寻常,诗人却窥见天地和谐的道法,舟荡湖心而不扰波澜,恰似智者处世而不滞于物。

随与钓翁笑,闲鱼戏上钩”最堪玩味。垂钓本是刻意之举,却化作相视一笑的默契;鱼儿本应避钩求生,反成游戏其中的灵物。这哪里是鱼戏钩?分明是心戏尘俗。这种反向书写颠覆了功利逻辑,暗合庄子“鱼乐之辩”的哲思——并非鱼儿愿上钩,而是观者心已忘钩,方见万物自在天成。得失之念至此荡然无存,只剩一片天真与自然相融的会心。

全诗如淡墨写意卷,无一句说理而理趣自现。诗人以物观物,不知何者为我,何者为物,达到天人合一的化境。它不试图告诉我们何谓放下,而是直接将我们带入一个已然放下的世界。在这个世界里,秋不来早,雨不催凉,万物如其所示,自在显现。

吕国英先生借古典诗境,传递了现代人渴望的精神返乡——当我们放下执念与追逐,闲观一叶落,静听一鸟鸣,哲学就在这日常之中生生不息。诗终而意未绝,那只戏钩的闲鱼,仍在每个读者心湖中游荡,让我们照见自己心中那片久违的、无忧的帝园。

吕国英 简介

吕国英.png 

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 
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