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境异南北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605)
庄鸿远
时境异南北,极乐无东西。
万千皆心内,幻象犹可及。
天际笑问远,咫尺道相依。
2025.03.09
心内有天地,咫尺即远方
——读吕国英哲诗《时境异南北》
吕国英先生这首短章,没有浓墨重彩,只以浅白字句织就一片通透哲思,读来如沐清风,初品见意境,再品见本心。
首句“时境异南北,极乐无东西”,先破时空的拘囿。“南北”是地域的分野,“时境”是岁月的流转,世间总以方位、时光划界,仿佛快乐也该有疆域。可诗人偏说“极乐无东西”——真正的自在与欢愉,从不受地理的框定,也不被时光的刻度束缚。这一句轻轻拂去外在的纷扰,点出快乐本是超越具象的存在,质朴得让人心头一亮。
再读“万千皆心内,幻象犹可及”,更见心的力量。山川草木、人间百态,看似在身外流转,实则都映在心里;那些旁人眼中的“幻象”,若心有所向,也能触手可及。诗人不说深奥的“心外无物”,只以“皆心内”“犹可及”直白道来,像在耳边轻语:你看见的世界,本就是你心的模样,连虚幻的美好,也能被心的温度焐热。
最妙是尾联“天际笑问远,咫尺道相依”。世人总抬头望“天际”,觉得真理、自在都在遥远的远方,诗人却笑着反问“远吗?”——原来“道”从不在天边,而在咫尺之间:或许是窗边的一缕风,或许是身边人的一句话,或许是此刻心里的一份安闲。“相依”二字极暖,把遥不可及的“道”拉回日常,让人忽然明白:追寻的美好从不在别处,就在当下的一寸光阴里。
整首诗短得像一则箴言,却藏着最通透的活法。它不教人参禅悟道的大道理,只以平实字句告诉我们:时空的界限、外界的虚实,终不及一颗通透的心重要。读罢再看周遭,忽然觉得南北东西无分别,天际咫尺无远近——心若自在,处处皆是极乐境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九部,著述艺术评论、学术论文上百篇,创作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