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月如歌,浅酌缘起缘灭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611)
庄鸿远
几度春风,闲数花开花落。
千载白云,漫随时聚时阔。
青山亘古,静观月圆月缺。
寒江照影,独听潮去潮来。
岁月如歌,浅酌缘起缘灭。
2024.03.30
观化听潮,得乎一心
—— 吕国英哲诗《岁月如歌,浅酌缘起缘灭》浅赏
六行短章,如一幅水墨长卷缓缓铺展。吕国英先生以 “哲慧诗派” 特有的凝练笔触,将春风、白云、青山、寒江这些古典意象,淬炼成叩问时空与生命的哲思结晶,于质朴中见隽永,在静观中显高远。
诗的开篇便立起时空坐标。“几度春风,闲数花开花落”,以 “几度” 勾连光阴流转,用 “闲数” 定下从容基调。花开花落本是季候寻常,却在 “闲” 字里挣脱了匆匆赶路的焦虑 —— 这不是对时光的怅惘,而是对生命节律的默契体察,恰如诗人所倡 “灵象” 之境,超越具象的荣枯,直抵存在的本真。转至 “千载白云,漫随时聚时阔”,视角骤然拉升:春风是数年之序,白云已是千载之流。“漫随” 二字最是传神,既写云的无拘,更写观云者的自在,将个体生命置于千年时光中,却不见渺小,反得舒展。
若说前两句是时空的横向铺展,“青山亘古,静观月圆月缺” 则是永恒与变易的辩证。青山如磐,是 “亘古” 的化身;月有圆缺,是世事的隐喻。“静观” 二字道破诗眼 —— 青山不只是景物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,是诗人所追求的超越表象的澄明境界。当目光从山月转向 “寒江照影,独听潮去潮来”,画面由远及近,落回个体生命的在场。寒江照影是孤绝的,听潮起落是清醒的,这份 “独” 不是孤寂,而是与自我、与天地对话的澄静,暗合东方哲学中 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” 的智慧。
末句 “岁月如歌,浅酌缘起缘灭” 收束全篇,完成从观物到观心的升华。岁月本是无形,以 “歌” 喻之,便有了韵律与温度;缘起缘灭本是无常,以 “浅酌” 待之,便多了从容与通透。这 “浅酌” 不是淡漠,而是勘破后的豁达,恰如诗人在另一诗作中 “笑谈成败输赢” 的通透,将生命体验升华为精神智慧。
全诗不事雕琢,却在 “花开花落”“潮去潮来” 的寻常景致中,构建起微观与宏观、瞬间与永恒的对话。语言如 “气墨” 般凝练,意蕴却达 “灵象” 之境,读来似品清茶,初觉淡然,回甘却久 —— 这正是哲诗的魅力:于静观中见大道,在浅酌里得真如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九部,著述艺术评论、学术论文上百篇,创作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