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吕国英:雾锁蓬蒿径
  • 2025-10-16 15:06:17
  • 作者:庄鸿远
  •    

雾锁蓬蒿径
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610

庄鸿远

雾锁蓬蒿径,霜封荆榛林。

寒月窥墟井,苔侵未愈痕。

弈局迷玄素,槐安竞何真。

星垂天问谶,补石谒鬼神。

2025.10.05

霜天问弈,石补鸿蒙

——吕国英哲诗《雾锁蓬蒿径》浅赏 

雾锁蓬蒿,霜封荆榛,吕国英先生此诗开篇即以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荒寒之境。蓬蒿小径隐于雾霭,荆棘丛林裹于霜华,不只是自然景象的描摹,更似对人间困顿、前路迷茫的隐喻,寥寥数字便将读者拉入一种沉郁的哲思氛围中。 

寒月窥墟井,苔侵未愈痕。“窥”字极妙,将冷月化作沉默的观察者,凝视着废弃的井台——那是时光流逝的见证,是过往留下的空寂。而青苔漫染的“未愈痕”,则暗合生命中难以磨灭的创伤与遗憾,冰冷的月色与斑驳的苔痕交织,让这份对存在的叩问更添几分厚重。 

转折处,“弈局迷玄素,槐安竞何真”直击核心。黑白棋子交错的棋局,本是智慧的博弈,却在此处成了“迷局”,暗喻世人在功过、是非、得失间的混沌;再借“槐安梦”的典故,点破世间追逐的繁华与争斗,不过是南柯一梦,瞬间消解了世俗价值的虚妄,哲思锋芒尽显。 

末句“星垂天问谶,补石谒鬼神”,将视野从人间困局拉升至宇宙鸿蒙。星光低垂,如屈原“天问”般发出对天地万物的追问,而“补石”的意象,则从对虚妄的解构转向对永恒的求索——纵使世间多迷障,仍有女娲补天般的勇气与敬畏,去探寻生命的本真、宇宙的秩序。 

全诗以景起,以情承,以理转,以志合,字句质朴却意境高远,在荒寒中藏着炽热的追问,在解构中含着坚定的求索,读来余味绵长,引人深思。

吕国英 简介

 

吕国英.png 
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九部,著述艺术评论、学术论文上百篇,创作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 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