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川习会30日登场 学者:中美关系需要领导人战略引领;经济学人:川习会料促成休战非协议 为川普访中铺路
  • 2025-10-29 22:20:13
  • 作者:中时
  •    

(中华时报/中华新闻通讯社 讯)中国外交部今天下午以层级较高的不具名发言人名义宣布,经中美双方商定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当地时间30日在韩国釜山与美国总统川普举行会晤,就「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」交换意见。学者评析,中美关系愈有挑战,愈需要加强领导人的战略引领,防止误判;经济议题若有进展,将可为其他议题争取更具建设性空间。英国新闻周刊经济学人(Economist)指出,外界普遍认为,届时若有任何协议出炉,极可能只是休战,而非全面协议,这些协议可能为川普明年初访中铺路。

美國總統川普(左)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(右)2019年6月在G20峰會會晤。(路透社).jpg

美国总统川普(左)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(右)2019年6月在G20峰会会晤。(路透社)

中国外交部今天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,有媒体询问,中方对明天的会面有何期待?郭嘉昆表示,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。

郭嘉昆说,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、长远性问题,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。

他表示,中国愿与美方共同努力,推动此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,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新指引,注入新动力。

他最后说,「我们会适时发布会晤具体情况」。

在此之前,川普(Donald Trump)早在9月19日即宣布,他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(APEC)峰会与习近平会面。然而,10月21日他在白宫与共和党籍参议员共进午餐时又说,「(这场会谈)也许不会发生,情况可能有变」。

相较于川普早已宣布且一度反覆,中国方面直到今天之前,都未对APEC峰会期间是否举行「川习会」表态。中国外交部面对媒体询问时,答覆如出一辙,不出「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」、「中美两国元首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沟通」、「你提到的具体问题,我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(讯)息」等语。

不过,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卢比欧(Marco Rubio)10月27日通电话。王毅说,中美透过吉隆坡经贸会谈「澄清了立场,增进了理解」,希望双方相向而行,为中美高层互动(川习会)做好准备,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条件;卢比欧则表示,期待透过美中高层互动,向世界发出积极讯号。

双方这次通话,都表达了对「川习会」的期待,也被视为「川习会」将成形的重要征兆。

学者:中美关系需要领导人战略引领

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在澎湃新闻29日报导中指出,中美领导人会晤对于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有无可替代重要性,中美关系愈是面临挑战,愈需要加强领导人对于两国关系的战略引领,防止误解、误判。

韦宗友认为,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、高度相互依存。基于实际考量,川普政府重回谈判桌的动作表明,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,尤其是经贸关系,有利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,川普有长期从商经验,显然有认识到这一点。

韦宗友坦言,单一次的中美领导人会晤无法完全解决中美关系存在的许多问题;不过只要双方相向而行、积少成多,仍能找到妥善处理分歧的路径,化解彼此的经贸摩擦。

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(CFR)高级研究员、美国乔治城大学(Georgetown University)国际事务教授凯强(Charles Kupchan)在澎湃新闻29日报导中表示,中美双方即使无法在会晤中达成贸易协定,至少能找到足够共识做为未来谈判基础。

凯强认为,如果中美可以在大豆、高端半导体等棘手经济议题上取得进展,这将为华盛顿与北京在其他议题上建立更具有建设性的关系,例如俄乌战争或中东问题,在这些议题上,中美利益不是完全对立,彼此存在合作空间,哪怕初期空间有限。

经济学人:川习会料促成休战非协议 为川普访中铺路

美国总统川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天将在南韩会谈,这将是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会谈,两人自2019年以来未曾同桌对谈,市场一片乐观。不过英国新闻周刊经济学人(Economist)指出,外界普遍认为,届时若有任何协议出炉,极可能只是休战,而非全面协议,这些协议可能为川普明年初访中铺路。

川普近日表示:「我非常尊重习主席,我相信他非常喜欢我,也很尊重我。」这位美国领导人押注个人魅力,希望在这次会谈取得突破。

过去一个月对这两个超级大国来说并不轻松。10月9日,中国对稀土出口祭出全面新管制,这些元素对消费电子产品到军事装备的制造皆不可或缺。作为回应,川普威胁自11月1日起,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%额外关税。除此之外,还有企业列入黑名单、港口费用之争与大豆纠纷。这项会谈之所以能顺利举行,正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(Scott Bessent)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上周末在马来西亚协商的成果。

本轮谈判分为三个困难层级。首先,最容易处理的是关税问题。这项议题最有可能取得进展。中美双方关税已压缩双边贸易,9月中国对美出口较去年同期大减27%。贝森特指出,额外100%关税的威胁「实际上」已搁置。原定11月10日实施的一批新关税也可能延后。而用来惩罚中国企业涉及芬太尼(fentanyl)贸易、原订征收的另一道20%关税,甚至有望取消,川普7月曾称中国已在遏制该药物流动方面「取得重大进展」。

即使做出这些让步,根据澳洲澳盛银行(ANZ)经济学家邢兆鹏分析,中国商品的实际关税仍将维持在20%至30%之间。

作为某些关税减免的交换,中国极可能承诺大举采购美国大豆。中国近年已转向巴西作为主要供应国。去年,大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单一商品,为向来支持川普的美国中西部农民带来约126亿美元收益。但今年,中国回避采购美国大豆。如今愿意进口,对习近平来说算是低成本让步,毕竟等到其他供应来源耗尽,中国年底还是会需要美国大豆。

其他有望达成协议的领域,还包括港口费用。双方近期互相对对方货轮加征额外港口费,此次会谈有望互撤。中国也可能为美国版的TikTok顺利转手给美国业者开绿灯。这对习近平来说轻而易举,容易让两位领导人提升国内政治声望。

谈判第二个层级则更困难,涉及对双边贸易、智慧财产权与资本流动的新限制。稀土便是这类问题之一。贝森特声称,中方将把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延后一年实施,「以利重新评估」。中国官员尚未正式回应;但考量中国对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,全面取消新规几无可能。

研究公司Plenum的陈龙认为,延后执行此措施,中国预期美方也会同步放宽自身出口管制。长久以来,美国限制向中国销售先进半导体。不过,若能用稀土换取先进芯片的进口权,对习近平来说不失为重大胜利。

最棘手、第三层级的谈判议题,则是地缘政治。川普希望俄罗斯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,而中国可能有施力空间。习近平则力图让川普调整对台立场,也许希望川普明言「反对」台湾独立。目前美国政策仅为「不支持」独立。

不过,习近平迄今并无打算劝普丁(Vladimir Putin)追求和平的迹象。川普团队则强调,美国不会为了贸易协议改变对台政策。由于川普行事不可预测,对处于不确定中的亚洲盟友来说,这恐怕难以安心。

若本次协议聚焦于最容易妥协的部分,可能为川普明年初访中铺路,届时部分棘手议题才有望被讨论。就算仅是短暂歇火,双方也未必吃亏。中国可趁机培训人力以落实新稀土规范,而美国则可准备针对反击中国的其他措施,例如限制飞机零件或芯片设计先进软件流向中国。

过去经验显示,这两个互不信任的超级大国即使谈成协议,往往难以持久。今年已有多个暂时休战破裂。双方上一次达成的大型协议,是2020年的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」。近期,美国贸易代表署已宣布对中国「疑似未履行」该协议启动调查。这一切都让各界对美中涵盖最棘手议题的新协议不敢乐观。
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