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东明有约专访香港「慈善女皇」赵曾学韞 半世纪善行照亮千万生命
  • 2025-11-26 11:57:03
  • 作者:中时
  •    

微信图片_20251126094841_145_268.jpg

慈善不是施予物质,而是燃点希望,这是赵曾学韞用半世纪公益路诠释的信念。

2025年11月25日,由东明集团打造的《东明有约》私人社群资源融合平台,荣幸邀请到被誉为香港“慈善女皇”的赵曾学韞教授进行深度专访。

这位年届八十仍不言休的慈善家,分享了她半世纪来如何将善念转化为实际行动,在全球种下无数福报种子的感人历程。专访中,《东明有约》创始人黎东明女士代表环球夫人慈善基金会向赵曾学韞颁发感谢状,致敬其卓越贡献。

01 善学善人

1994年7月,赵曾学韞与丈夫赵善簪先生共同创立 “善学慈善基金” ,基金名字取自俩人名字中的“善”及“学”而成,寓意“善学善人”。

专访中,赵曾学韞透露丈夫因心疼她一年365天有250天不在香港,提议成立基金在能力范围内持续行善。

赵曾学韞在专访中感性地说:“我当初会开始做慈善,不是因为很有钱,而是有时间”。

她所谓“有时间”,在旁人看来却是密密麻麻的日程,最忙碌时“一星期飞往5个地方”。

02 童年善种

赵曾学韞的慈善基因源自童年家教。她在专访中回忆:“小时候我的家境并不富裕,但父母仍然很乐于助人,会送钱、送食物予其他家庭”。

有一次,母亲打算送米,但自家储粮也不丰足。年幼的赵曾学韞问母亲为什么不等吃剩了再送人,母亲淡然却坚定地说:“帮人就要帮到最好”。

这番话从此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中,成为她日后行善的座右铭。

03 慈善标杆

1991年对赵曾学韞而言是慈善生涯的标志性年份,她一年内创立了三个慈善基金并营运至今:微笑行动中国基金、香港爱滋病基金及香港骨髓捐赠基金。

同年更创建了全球首个华人无血缘骨髓捐赠者资料库。

赵曾学韞对慈善的“高要求”在微笑行动中展现无遗。她不仅招募志愿者医生,更全额资助医生、麻醉师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,提升矫形外科专业水平。

这份“执着”源于她对受助者极大的责任感。

04 高效慈善

赵曾学韞在专访中分享了她的慈善效率观:“不论走访哪里做慈善,也坚持隻身前往目的地,务求尽量节省项目成本”。

她算了一笔账:“省下的一张机票、一间酒店房,已可多帮助两位小朋友”。

善学慈善基金独特之处在于不扣除成本营运,每年需投入不少于300万港元。赵曾学韞特别感谢丈夫赵善簪在背后的默默支持。

05 晨曦行动

疫情期间,赵曾学韞创立了“善学晨曦行动”,关注SEN(特殊学习需要)学童及其家庭支援。

“我真的停不下来!疫情前我经常因为慈善项目到处飞,但疫情令我停下了步伐,我又变得有时间了!”赵曾学韞在专访中笑着说。

她了解到全港有超过百万名特殊学习需要学童,而公营支援服务严重不足,基層SEN学童可能因经济困难错过6至8岁黄金治疗期。

“善学晨曦行动”至今已成功录得逾4.8万人次受惠。

06 慈善传承

专访尾声,《东明有约》创始人黎东明女士代表环球夫人慈善基金会向赵曾学韞颁发感谢状,致敬她半世纪以来无私奉献。

赵曾学韞的经历证明,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,而是有心人的坚持。

她从婚前打三份工的普通女性,到被誉为“慈善女皇”,始终秉持母亲“帮人就要帮到最好”的教导。


《东明有约》 作为东明集团旗下孵化的私人社群资源融合平台,始终致力于为上市公司提供媒体采访,洞察投资机会,链接各界精英人士,创造无限可能价值。

未来,《东明有约》将继续搭建沟通桥梁,让更多像赵曾学韞教授这样的慈善理念得以传播,助力公益精神在社会各阶层生根发芽。
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