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点半,繁华的乌节路,夜幕轻轻垂落,
街灯依然闪烁,
餐厅在静默中闭上了门。
我们在喧嚣中迷失,
笑声与叹息,还有树上鸣春乌声交织,
如同夜空中微弱的灯火。
向酒店工作人员求助,
九元新加坡币,
打的去纽顿的美食广场,
那里热闹非凡,
仿佛无尽的美味在召唤,
包头、白种与黄种,
每一张笑脸都是异国的风情。
夜色深沉,新加坡规定一般餐厅十点的酒杯禁忌,
旁桌的客人悠然自得,
他们自带的啤酒在杯中荡漾,
我们点了饮品与小食,
热烈的气氛,
却让我心中仍然沉静。
我凝视着女儿,她忙碌地询问,
“这能吃吗?那又如何?”
时光如流水,她已长大,反过来照顾我,
那份温暖,犹如肉骨茶的汤底,
浓厚而绵长,浸润心田。
新加坡的滨海湾,
夜晚的倒影如梦似幻,
水面轻轻荡漾,映照出摩天楼的璀璨,
灯光在波纹中闪烁,
斑斓的色彩交织成一首无声的乐曲,
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。
现代建筑的轮廓在水中延展,
仿佛连接着现实与幻境,让人沉醉于这异国的魅力之中。
在抗病的漫漫旅途中,
难以诉说的感受,
在这一顿晚餐中化作亲情的滋味,
如同城市的灯影,依旧闪烁,
在这新加坡的夜晚,
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温暖。
作者:曾晓辉,天体物理学博士、雕塑家,中华报业集团及中华时报传媒集团创办人。他于2000年创办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,2009年在香港创办《中华时报》,2012年创办《中华新闻通讯社》和《中华摄影报》,并于2017年在伦敦创办英国《中华时报》。他还是《中华电视》及世界华人流行音乐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。
目前,曾博士担任香港美术学院及香港艺术研究院的教授与院长,同时担任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联合会主席、中华科技协会和世界监督学会会长,以及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。他曾在中国大陆的相关机构(包括广州市政府、广州马会、广东省铁路监理、广东省演出协会、广东省南越国文化研究院)等担任高级职务。其艺术作品广泛分布于全球,已被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