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吕国英:与酒道人生
  • 2025-02-21 16:05:49
  • 作者:吕国英
  •    

与酒道人生
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9

  

与酒道人生,喜怒哀乐皆成趣。

以诗抒情怀,悲欢离合尽为美。

如歌行远方,恩怨情仇俱作韵。

用爱擎感恩,酸甜苦辣咸修为。

 

在诗意中觉醒:论吕国英的哲思诗学

吕国英先生的哲慧诗章如四棱镜般折射着东方智慧的光谱,在“酒道人生”的醉意里,在“诗抒情怀”的澄明中,在“歌行远方”的韵律间,在“爱擎感恩”的修行中,建构起一座贯通形而上与世俗生活的精神桥梁。这种诗学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文人士大夫精神脉络的当代续写,更是在消费主义浪潮中为灵魂开凿的救赎通道。

“与酒道人生”暗合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,却挣脱了佯狂避世的消极外衣。当“喜怒哀乐皆成趣”的宣言将生命体验升华为审美对象,我们看到的不是庄周化蝶式的超然物外,而是以存在主义勇气直面人生的清醒。这种“醉态清醒”恰似李白酒入豪肠的浪漫,却又注入了现代人特有的理性自觉,在醉眼朦胧中保持着对生命本质的凝视。

“以诗抒情怀”的创作姿态,实则是将汉语诗学传统中的“诗言志”传统推向新的维度。当“悲欢离合尽为美”的命题消解了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,我们仿佛看见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的永恒叩问,听见李清照在梧桐细雨中的生命绝唱。诗人将个体情感锻造成普遍性的人性密码,使每个诗行都成为打开集体无意识的钥匙。

“如歌行远方”的时空想象突破了线性思维的桎梏,在“恩怨情仇俱作韵”的转化中,海德格尔“诗意栖居”的哲学命题获得了东方注解。这种行走的诗学既非陶渊明式的归隐田园,也非徐霞客式的实证考察,而是将生命的流动性与诗歌的节奏性熔铸为存在的本体论证明。

“用爱擎感恩”的终极指向,使全诗最终升华为一部精神现象学的现代启示录。“酸甜苦辣咸修为”的味觉隐喻,巧妙对应着佛家“五蕴”的修行次第。这种将日常生活圣化的努力,既延续了禅宗“担水砍柴无非妙道”的智慧,又暗合了海德格尔“向死而生”的存在勇气,在平凡中开掘出通向永恒的裂隙。

吕国英先生的诗学世界犹如一座当代精神道场,在酒神狂欢与日神静观的张力中,在古典意境与现代哲思的对话里,为迷失于物质迷宫中的现代灵魂提供了诗意的栖居之所。这种创作实践不仅是对汉语诗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,更是对后现代语境中人性异化的美学抵抗。当每个汉字都在诗人的炼金术中焕发新的灵光,我们终于明白:真正的诗意不在远方,而在觉醒的当下。

 

吕国英 简介

图1212片1.png 

 
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
主要立论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
相关推荐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