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存九野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591)
庄鸿远
江山存九野,乾坤契时空。
华载百年祭,诗酒古今同。
沉浮谁问宰?运变究常中。
2024.02.10
立于九野,问于常道
——吕国英《江山存九野》诗境浅悟
吕国英先生以“哲慧诗派”立言,主张“诗贵哲慧润灵悟”,其短章往往以极简笔墨承载宇宙与人生的深邃思考。这首作于2024年初春的诗作,便如一块凝缩哲思的晶石,在时空流转中闪射沉静的光。
起笔两句“江山存九野,乾坤契时空”,一纵一横间铺展天地格局。“九野”勾连九州疆域的广袤,见江山亘古之存;“时空”点破乾坤运行的根本,显天地相依之契。寥寥十字,没有铺陈却有万象,将具象的山河与抽象的时空融为一体,暗合其“气墨灵象”理论中形质一体的哲思,开篇便立起宇宙视野的高度。
转而“华载百年祭,诗酒古今同”,笔锋从天地收向人间,于时间维度上完成古今对话。“百年”是具体的历史刻度,藏着回望与追思;“诗酒”是永恒的人文符号,载着共情与传承。古今的岁月相隔被一杯酒、一首诗悄然消融,恰如先生诗中常现的文明贯通之思,在有限的“华载”中照见无限的人文精神。
收尾“沉浮谁问宰?运变究常中”,以设问破题,以作答收束,将全诗的哲思推向深处。最终,诗人将目光从历史的波澜投向规律的深处。王朝的沉浮、个人的际遇,看似变幻莫测,但追问主宰之后,答案却指向“常中”——那隐藏于一切流变背后的恒常之道。这“常”,是天地运行的法则,也是文明延绵的根基。
全诗六句,从天地到人文,从追问到悟理,循循递进。没有华丽辞藻,却在质朴中见隽永,恰如先生“灵象是象的远方”的艺术追求,于文字之外留下无尽哲思余韵。读罢抬眼,仿佛见江山依旧,时空无言,而古今的诗酒与真理,都在运变的常道中静静流淌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九部,著述艺术评论、学术论文上百篇,创作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