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吕国英:九野笑蹉跎
  • 2025-10-02 10:57:59
  • 作者:庄鸿远
  •    

九野笑蹉跎
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593

庄鸿远

和光播柔色,遥绿漾润波。
极目逐天远,放歌荡九河。
春醒催冬迷,九野笑蹉跎!

2024.02.12

春野里的生命长歌

——吕国英哲诗《九野笑蹉跎》赏析 

吕国英先生以“哲慧”为诗魂,惯于在简笔勾勒中藏宇宙玄思。这首作于初春的短章,便以质朴文字铺展天地苏醒之境,于自然流转中见生命觉醒的哲思,恰是其“气墨灵象”美学中“超验之美”的生动注脚。 

和光播柔色,遥绿漾润波”,是春日初临的细腻速写。“和光”卸去冬的凛冽,“柔色”晕染万物轮廓,远方新绿随水波轻漾,动静之间,将春的温润质感具象化。没有浓墨重彩的铺陈,仅以“播”“漾”二字,便让天地间的生机有了流动的韵律,暗合“灵象是‘象’的远方”的创作主张 ——眼前之景只是起点,其背后涌动的生命力才是诗的核心。 

视线由近及远,“极目逐天远,放歌荡九河”完成了意境的跃升。若说前两句是对春景的凝视,此两句便是诗人心灵的舒展。“逐天远”是目光的延伸,更是心胸的开阔;“荡九河”是歌声的回响,亦是精神的驰骋。从静观到放怀,诗人将个体情感融入天地格局,让初春的欣喜挣脱了狭小视角,有了贯通山河的气魄。 

春醒催冬迷,九野笑蹉跎”,笔锋一转直抵哲思内核。“春醒”与“冬迷”构成鲜明辩证,既是季节的更迭,更是生命状态的转换——前者是觉醒与奋进,后者是沉眠与停滞。而“九野笑蹉跎”一句,以拟人化的“笑”消解了时光流逝的怅惘,将自然轮回升华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:当春阳唤醒大地,万物皆以新生姿态告别过往的迟疑,这正是对“艺法灵象”中本质规律的诗意诠释。 

全诗六句,从景到心再到哲,层层递进却浑然天成。没有繁复修辞,却在寻常春景中照见生命觉醒的真谛,恰如吕国英先生所倡导的“诗贵哲慧润灵悟”,让读者于春风绿波间,读懂时光里的生机与力量。

吕国英 简介

吕国英-220x300.png 
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九部,著述艺术评论、学术论文上百篇,创作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 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