嗜屏缠耗命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594)
庄鸿远
嗜屏缠耗命,穷刷链钩魂。
如境迷虚幻,夜昼纵沉沦。
方寸锁寰宇,灵骸刻岁痕。
2024.02.17
方寸间的醒世歌
——读吕国英哲诗《嗜屏缠耗命》
吕国英先生以三十字的短章,如手术刀般剖开数字时代的生存图景。没有铺陈渲染,仅用直白意象便织就一场关于沉迷的醒世寓言,质朴中藏着刺骨的哲思。
起笔“嗜屏缠耗命,穷刷链钩魂”,六字写尽成瘾之态。“嗜”与“缠”互为表里,点出屏幕对人的主动裹挟;“刷”的动作与“链”的牵引形成闭环,将“耗命”“钩魂”的沉重后果托出,直白得令人心惊。这不是抽象的批判,而是对无数低头身影的精准速写,正如其“哲思润灵慧”的诗学内核,于具象中见本质。
“如境迷虚幻,夜昼纵沉沦”承续前意,写尽沉迷者的精神境遇。虚拟幻影织就的“境”,成了比现实更诱人的牢笼,让昼夜边界消融,沉沦变得理所当然。这种对技术异化的凝视,与他另一诗作中“微屏痴牵叹宅宫”的悲悯遥相呼应,皆是对“电子囚徒”困境的诗化诊断。
末句“方寸锁寰宇,灵骸刻岁痕”堪称神来之笔,形成强烈的辩证张力。方寸屏幕本应是联通寰宇的窗口,却反成禁锢身心的枷锁;指尖在虚拟世界游走时,真实的灵与肉已被岁月悄悄刻下荒芜的痕迹。这十字藏着东方哲学的通透,将“拟象”与“虚空”的思辨浓缩其中,余味悠长。
全诗无一句议论,却句句是叩问。吕国英以古典诗体承载现代命题,用最质朴的文字完成最深刻的警醒,恰如他“气墨灵象”美学中“以象载道”的追求——于方寸间见天地,于日常中显哲思,让每个读诗的人,都在字里行间照见自己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九部,著述艺术评论、学术论文上百篇,创作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